踏入第四季,港股在中秋國慶長假過後曾有起色,不過巴以衝突爆發令投資情緒大為冷卻。地緣局勢難料,只能寄望各方克制,避免戰事規模和影響進一步擴大。
內房板塊復甦需時
始終投資選項上還要留意經濟運行狀況,隨著首三季數據陸續發布,可以嘗試從中判斷今年第四季到明年首季有什麼值得留意,今年中國經濟,筆者形容為開局復甦速度未如理想,但步履穩健。內房方面還是處於比較讓人擔心的局面,房地產開發投資跌幅持續擴大,內房相關板塊復甦時機未到。而工業板塊復甦持續,首三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%,比上半年提速,同時工業產能利用率持續上升,再配合規模以上工業利潤降幅出現持續收窄,工業類產業絕對可以形容為穩步逐漸復甦。而且個別產業例如新能源車不論發展和利潤上更取得突破性的數字,可以說工業產業是一個好的尋寶地,從中或許可以找到未來獲利倍升的優質企業。
最後要提的就是內需數據,首三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為5.5%,雖然對比上半年的8.2%有所放慢,但不要忘記的就是年初剛疫後復常,報復性消費加上春節效應,上半年的消費高企十分合理,但整體而言內地的消費數據還是理想的,而且增長勢頭踏入第四季理應會加速,十一黃金周長假期,雙十一消費高峰期都發生在第四季度,同時步入冬季,民眾添置冬衣往往也形成額外的消費。
今年首三季居民可支配收入錄得6.3%的增長,內地民眾未來消費能力不用懷疑,如果要揀選股份的話,筆者建議投資者留意餐飲股,因為踏入2023年後餐飲收入比商品零售數字為多,反映居民消費取向有所改變。
最後要提一下的就是要更多留意打後時間美國經濟表現,越來越多分析估計美國未來步入經濟衰退,或滯脹的機會上升,而且近日美國內部的政治分歧有惡化趨向,所以投資者在未來部署要考慮地域上的區分。
?。ㄗ髡邽閷嵉陆鹑诓呗匝芯坎拷浝恚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