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:立法會議員認為,高鐵需要實現「地鐵化」,更方便乘客出行。
高鐵班次少、買票難、乘客需面對「過七關」、候車時間長等問題,大大削弱高鐵的出行優勢。
多名立法會議員提出短中長期三個階段的優化建議,短期可以在人多時加開閘機,在繁忙日子疏導乘客,研究提供「定期票」或「計次票」提供折扣優惠;中期可考慮拉直及縮短兩地關口之間的路段;長遠可爭取更多短途站「地鐵化」,例如加設企位,讓往返內地的交通更廉價快捷,實現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,也吸引更多訪港遊客,提升香港吸引力。\大公報記者 賴振雄、溫穎芝
立法會議員李浩然早前提出書面質詢,質疑西九龍站的過關時間太長,離港乘客候車區座位不足,也沒有商舖等,促請有關當局改善設計。
李浩然昨日表示,隨著高鐵客量持續上升,政府及港鐵應分別採取短、中、長期措施。短期可以加強香港與內地的溝通,協調加開閘機,疏導排隊等入閘的乘客;中期涉及整體建築設計方面的問題,可考慮拉直及縮短兩地關口之間的路段,並騰出更多空間在候車區增設座位、食肆及便利店等;長期則可考慮放寬西九站的過境安排,例如香港關口可更寬鬆處理,交由內地嚴格把關。
港鐵於今年八月中推出高鐵「靈活行」安排,往來西九龍站及福田站的乘客,可於原來車次開出前的45分鐘,或列車開車後一小時內,免費改乘同日指定車次,最多可改票三次。不過,有立法會議員及鐵路專家認為,高鐵「靈活化」與「地鐵化」相距甚遠,因只可換票而不能直接購票,並非真正「地鐵化」。
退票費用宜與內地劃一
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陳凱文昨日接受《大公報》訪問表示,作為一名經常乘搭高鐵往返兩地的港人,高鐵購票、改簽及退票程序,仍然有待優化。他建議縮短香港高鐵票的網上售票停售時間,教導乘客使用網上App改簽和退票,以及建議內地優化網上車票退改簽政策。
他舉例,高鐵票的網上停售時間,若能夠由發車前的30分鐘縮短為10分鐘,乘客便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改票,方便乘客之餘,亦能增加高鐵的效能?!脯F今科技發達,乘客在App上改票,最快可在半至一分鐘內完成,高鐵票的網上停售時間應該進一步縮短?!?/p>
至於退票方面,陳凱文質疑,現時退票費用「貴得離譜」,建議跟內地劃一。根據香港高鐵網站資料,退票分三個時間階段,全部也要收費,手續費由5%至50%不等;相比之下,內地高鐵退票分四個階段,出發前八天或更早的時間退票「不收任何手續費」,其餘三個時段,手續費5%至20%,均比香港便宜,「同一鐵路系統,退票費用卻有極大差距,為何不能夠跟隨內地高鐵的機制,全部劃一?」
設「定期票」提供折扣優惠
立法會「A4聯盟」議員梁文廣認為,高鐵要吸引多些乘客,需要提供一些優惠,為經常需要往來兩地的人士提供「定期票」或「計次票」,可享九折優惠,只需購票一次,即可憑車票自由進出車站,「只要客流上升,將『計次票』降至八折,甚至七折,相信也不是問題?!?/p>
長遠而言,高鐵短途班次「地鐵化」仍然是事在必行。梁文廣認為,高鐵「地鐵化」不難實現,要實現「有車即上」,只需解決兩項疑難,「第一:是乘客一日內無需乘坐指定班次,目的地相同即可登車,第二是售賣企位票,高鐵運作非常平穩,沒有很大的安全隱患,只要再增加一些安全的輔助設備,例如一些吊環或扶手,讓乘客更容易站穩?!?/p>
人稱「玻璃朱」的藝人朱庭萱向大公報記者分享乘搭高鐵時所遇過的問題,她表示,對上一次在長假期乘搭高鐵返港時在西九龍站感到有安全問題:「下車後於月臺要經一條長電梯上去,之後落幾級後走過一條長走廊,又再乘搭另一條電梯。本身電梯已又窄又長,旅客大多都拉住旅行箱,如果前面的人慢一點,後面的人就會湧上來,只要有一個人跌倒,就會出現骨牌效應?!?。其次,她覺得返港時沒必須再使用出境健康碼,令到現場塞滿人。
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早前表示,港鐵已與內地相關鐵路部門成立專責小組,研究高鐵短途班次「地鐵化」的可行性,政府與港鐵溝通,並與內地相關單位研究及磋商,以推展有關方案,進一步提升高鐵服務的靈活性,促進兩地人員高效流動。